浏览数量: 196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0-08-13 来源: 本站
1、跑槽、矿液下落问题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造成浮选工艺过程急剧变化,从而导致泡沫层厚度及泡沫刮出量异常。它可以表现出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矿液面下落,根本刮不出泡沫;另一种是大量矿浆和泡沫外溢,这种现象称为“跑槽”。前一种情形产生的原因是磨矿细度太粗、处理量突然增多、浮选质量分数过大、起泡剂用量不足或原矿性质有了变化等。可采取调整磨矿分级操作、减少矿量或补加水量、适当增加起泡剂用量、调整药剂制度等处理措施。后一种情形产生的原因是处理量减少、浮选质量分数变小、补加水过量、循环量增加、浮选药剂过量或原矿中矿泥增加、矿浆中漏入润滑油等,可采取减少给水量、减少中矿量、减药或停药等处理措施。 当这种情况紧急出现时,可以通过调节闸门来临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随后,应立即分析出造成异常的真正原因,从根本上调整解决。
2、泡沫刮出量问题
泡沫刮出量是浮选操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泡沫的刮出量直接关系到浮选工艺的数量和质量指标。泡沫的刮出量除了取决于泡沫层厚度外,还与整个浮选工艺的平衡与稳定有关。因此应该保持粗选、扫选、精选泡沫刮出量的平衡和稳定,各作业都严格控制泡沫刮出量,才能最终获得合格的精矿并充分回收金属。
必须指出,片面地增大泡沫刮出量对浮选过程是不利的,这一点常被没有经验的操作工所忽视。从表面上看,增大泡沫刮出量似乎提高了金属的回收率,但应该看到,随着各作业泡沫刮出量的增加,不仅容易把大量脉石刮入产品,使泡沫产品质量下降,同时必然造成中矿循环量增加,破坏了浮选过程的平衡,使浮选效果变坏。浮选中主要藉浮选机的矿浆闸门通过调整矿浆液面达到控制泡沫层厚度及泡沫刮出量,操作工可以进行适当调节并用它作为对付各种急剧变化的应急手段。但是,调整矿浆闸门并不能根除导致各种急剧变化的因素。在操作中,盲目的频繁调整反而会破坏浮选过程的稳定。
事实上,影响刮出量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矿浆浓度和细度的变化,应及时与磨矿分级操作工联系;如果是药剂用量不当,就应及时调整药剂用量。只有在发生矿浆溢出或矿液面急剧下降等异常情况并直接影响浮选工艺指标时,才能即刻利用矿浆闸门及时进行大幅度的调整。调整矿浆闸门时,一般应从尾部开始,逐一调整至前部,这样可以保持矿浆量的相对稳定,并尽量减少对下一作业的影响。若因分级溢流量的突然改变而造成浮选机刮出量的变化时,为尽早消除异常,则应从浮选槽头部开始调整。应重点观察精矿产出槽及粗选作业前几槽的泡沫层厚度和刮出量。因为在这些浮选槽中集中了大量的有用矿物,它们的浮选现象及泡沫矿化情况,对工艺因素变化的反应一般都较显著,所以,掌握好这些槽子的操作是获得整个浮选工艺高指标的关键。根据浮选中按金属量逐渐减少的实际情况,泡沫刮出量应顺次减少。
3、泡沫虚实问题
浮选厂操作工常把泡沫的虚(也称为空)与实(也称为结)作为矿化程度的反映因素。气泡表面附着的矿粒多而密,称为“实”,气泡表面附着的矿粒少而稀,称为“虚”。浮选工总是希望看到粗选槽内的矿化泡沫要“实”,扫选尾部槽的矿化泡沫要“虚”(表面有用矿物极少,表现为仅附着一层矿泥而显出较透明的空泡)。 对同一作业点来说,泡沫“虚”、“实”的变化,也反映浮选情况的变化。原矿品位高,药剂用量适当,粗选头部的泡沫将是正常的“实”,如果抑制剂过量,而捕收剂过少,泡沫就会变“虚”。在有些矿物的浮选中,捕收剂、活化剂用量过大、抑制剂用量过少时,就会发生泡沫过于“实”的所谓“结板”现象,这对浮选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