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 12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9-09 来源: 本站
我国石棉选矿一直采用干法风选方法。虽然进行了一些湿法选矿的实践, 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大规模推广。这样就使得干法风选技术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这种干法风选技术存在三大弊端。
(1) 由于技术和习惯上的原因, 石棉干法风选技术一直选用0.5mm筛网作为除尘筛网, 即选矿中0.5mm筛上物作为石棉纤维回收, 而0.5mm的筛下物作为尾矿抛弃。石棉纤维属于纤维状针状矿物, 透筛情况特殊, 筛分中许多直径小于0.5 m m, 长度为1~5 m m的纤维透筛成为筛下物进入尾矿。
(2) 石棉纤维单根直径仅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 用目前的干法风选技术很难将石棉松解成单根纤维。但是, 在石棉纤维的使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松解度, 采用干法松解不惜加强对纤维的打击力度来满足使用要求, 致使纤维直径在变细的过程中, 许多纤维被打断变成短纤维, 这些短纤维在筛分中大部分透筛成为尾矿。
(3) 由于选矿加工中物料产生的静电作用和石棉纤维的吸附作用, 石棉纤维中的粉尘很难脱除。为了达到质量要求, 必然要加长除尘作业, 延长筛分时间, 或者扩大筛孔尺寸, 加大了纤维透筛概率, 尾矿中纤维量增多。
干法风选技术的上述三大弊端, 目前在技术上是难以克服的。这三大弊端决定了干法风选技术回收率难以提高, 尾矿中短纤维含量难以降低。流入尾矿中的这些短纤维在日晒雨淋中风化成直径很细的纤维, 如遇大风就会在空气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气溶胶体, 可以随风漂浮到很远的地方形成污染;如果将这些尾矿排入河沟中, 这些微细的纤维在水中形成水溶胶体, 可以随水漂浮到几十公里之外。这种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的现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石棉纤维是以许多单根纤维胶结在一起的纤维集合体。这些纤维集合体在水中或一些化学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会发生膨胀, 然后给其施加一定外力即可变成极细的纤维, 甚至变成单根纤维。利用这一原理将干法风选的石棉尾矿进行松解, 可以得到满足石棉制品要求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纤维。另外石棉纤维在水中柔软性和韧性增加, 在外力的打击下很难被打断, 这就为石棉纤维的水力松解提供了可靠的发展基础。
石棉尾矿经富集除去+5mm的石头进入回收利用工艺流程, 经除砂后进行浸泡, 加水或加入化学溶液进行打浆, 接着除针, 除针作业的纤维集合体经过机械开松返回打浆作业, 除针作业的溢流进入湿法除尘作业除尘, 然后脱水、干燥、打散、包装。如果加有化学剂时应在打散后进行焙烧脱脂改性。
(1) 石棉纤维在润湿的情况下变得很柔软, 强度和韧性大大增加, 采用湿法松解可以避免石棉纤维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的概率。
(2) 石棉纤维集合体可以在水力和化学力的作用下膨胀、松解, 纤维的长径比显著增加, 可以满足复合材料的需要, 变无用材料为有用材料。
(3) 石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石棉尾矿回收利用新技术可回收现石棉尾矿中的纤维, 大大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4) 石棉尾矿回收利用新技术采用湿法生产, 避免了干法风选技术中的粉尘污染, 改善了工厂和周围的大气环境。
(5) 流程中排出的砂粒可以用作建筑用砂, 粉尘可以作为其他工业原料或填料。
(6) 利用该技术生产石棉纤维, 可以方便地对石棉纤维进行表面改性, 抑制石棉纤维致病活性, 生产环保型矿物纤维。
(7) 利用该技术生产的纤维产品松解度高, 比表面积大, 砂尘含量低。